阴影地带之幸存者 阴影地带之幸存者载入数据后就闪退
19岁芳龄女孩在美国史上最严重高中枪击案中幸存,为何选择自杀
有句老话,大难不死,必有后福。但是并非总是如此,很多人在经历过生死磨难后,并没有庆幸自己躲过一劫,反而陷入深沉的悲痛无可自拔,导致最后的悲剧。
美国女孩悉妮·艾尔洛就是如此。2018年2月,美国佛罗里达道格拉斯高中发生惨烈的校园枪击案,导致17名学生和教职人员死亡,而悉妮·艾尔洛就是那起事件的幸存者。

悉妮·艾尔洛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、活泼开朗的女孩,在那起枪击案中,她目睹了最好的朋友梅朵以及其他众多同学的死亡,在死亡的环绕中,悉妮意志崩溃了,她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,一直对自己作为一位幸存者而感到愧疚。
尽管事件发生后,美国总统特朗普高度关注幸存人员的心理救援,但是这并没有拉回悉妮的心。悉妮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医学院,却不敢进校园的大门学习,经常陷于深深的恐惧中。3月17日,悉妮对自己的头部开枪自杀,年仅19岁。

悉妮的事情令人惋惜,她这是属于创伤后的应激障碍,是指人在受到身体上或精神上的巨大创伤,或目睹他人的惨烈悲剧后,导致的一种精神障碍,使得人们长期陷入一种抑郁的心境无法自拔,越来越严重最后甚至寻短见。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这种病。
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想不开了。像悉妮这样的人很多,像年轻女作家林奕含,中学时被老师侵害过,导致出现了严重的抑郁症。为了摆脱过去的阴影,她非常努力,读了很多书,当上了作家并且把自己的遭遇写进了小说《房思琪的初恋乐园》,后来她还结了婚,最后还是自杀了。

很多年前在媒体上看到了这样一位干部,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孩子,但是他坚持工作在抗震救灾第一线,并且立了功,获得了领导同事一致好评。但是谁知道他心中的苦,在完成抗震救灾工作后,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,最后自杀追随孩子而去。
从战场上下来的人心理
在战场上活下的士兵真正痛苦的地方,不仅在于战场战友同伴死去,是包括一切生命的死去。
在战场上处于战斗状态时,内心面对死亡、血肉的画面的种种痛苦、不适会被暂时压下去,但并没有消失,而是存在内心深处。战后的士兵,精神会被这些东西持续地折磨,很难正常生活。在战场上一幕幕血肉糊涂的画面,会不断地在他们脑海里重现,回闪,这就是所谓的创作后遗症。虽然人已经远离战场,但战争带来的精神冲击持续影响着他们。再强壮的士兵,心灵上也只是比一般人强而已。很辛苦,所以希望真的不要再有战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