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色警戒2起义时刻 红色警戒起义时刻作弊码
尉迟迥拥兵数十万,将领能征善战,为何起义2个月就全军覆没
北周末年,公元581年,尉迟迥针对杨坚发动叛乱。尉迟迥所辖的各州和侄子尉迟勤以及各州刺史纷纷响应,拥兵数十万以叛杨坚。可惜仅仅短兵相接68天,尉迟迥就兵败自杀。
尉迟迥是鲜卑人,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外甥,北周的皇亲国戚。他随宇文泰收复弘农,攻克沙苑,立下战功。后来加官进爵,在大统十六年任大将军。在宣帝宇文贇时期,尉迟迥出任相州总管。
等到宣帝宇文贇死了以后,杨坚辅佐幼主宇文衍,把持朝政。这时杨坚已经开始做篡位的准备,由于忌惮尉迟迥皇亲国戚的身份和相州总管的实力,所以杨坚派尉迟迥的儿子去相州,借宣帝宇文贇会葬的名义要求尉迟迥回朝。
尉迟迥以:“杨坚借后父之势,挟幼主以作威福, 不臣之迹 ,暴于行路 。吾与国舅甥 ,任兼将相 ;先帝处吾于此, 本欲寄以安危。今欲与卿等纠合义勇,以匡国庇民 。”
尉迟迥说杨坚挟幼主以威福,不臣之心,路人皆知。他身为国舅身兼相州总管,今天就集结义勇之士,消灭逆臣贼子。尉迟迥说的确实没错,因为杨坚在第二年就称帝了。
杨坚之所以能战胜尉迟迥的原因有两点:
- 一、尉迟迥没有可用将才,不足以堪大任,尤其是朝廷将相脱离北周而依附杨坚就更加明显了。
- 二、不得民心,河北相州和南部其他州县, 虽然在尉迟迥的控制下 ,但是并没有替他拼命抵抗,他们随形势变化而转变 ,尉迟迥自杀后,他们也就投向了杨坚 。
“迥素习军旅 ,老犹被甲临阵 。其麾下皆关中人, 为之力战 ,孝宽等军不利而却。邺中士民观者数万人 ,行军总管宇文忻曰:“事急矣 ! 吾当以诡道破之 。”乃先射观者 ,观者皆走, 转相腾藉,声如雷霆。忻乃传呼曰:“贼败矣!”众复振 ,因其扰而乘之。迥军大败, 走保邺城 。
这些古代的吃瓜群众,看热闹不嫌事大,竟然跑去观看军队打仗,结果被杨坚军队射杀,百姓惊慌失措中冲破了尉迟迥的军阵,尉迟迥遂大败。
尉迟迥其实是被围观群众给坑死的。
公元580年,周宣帝暴病身亡,年仅21岁,随后北周形势急转直下。杨坚勾结宣帝近臣刘昉、郑译,假称宣帝遗命辅政。随后,借口为宣帝会葬,诱捕在外的诸王,赵王宇文招、越王宇文盛、毕王宇文贤等宗室王迅速被处死。杨坚忌惮名将尉迟迥的实力,又借口会葬大行皇帝,命尉迟迥本人到长安。
于是,尉迟迥决定起兵对抗杨坚。
580年六月,尉迟迥奉赵王宇文招的儿子为主,杀了杨坚派来的使者,登邺城大会文武,声讨奸臣杨坚,号召天下忠臣起兵讨逆,青州总管尉迟勤举兵响应,两处合兵,众号数十万人。当然这数十万是号称了啊!
随后,勋州总管司马消难、益州总管王谦分别趁乱起兵,声援尉迟迥。史称三方之乱。
结果,杨坚以韦孝宽为元帅,率兵十万渡黄河攻河阳,别遣杨素攻荥阳。荥阳守将宇文胄是北周宗室,此人早年曾被东魏俘虏,因为年幼没被杀,阉了之后放回西魏。可怜这位宗室虽有忠心,用兵却无所长,被隋朝第一名将杨素擒杀。
河阳方面同样形势不妙。尉迟迥儿子尉迟惇的十万主力没能阻止韦孝宽。韦孝宽是西魏北周最负盛名的将军之一,早在北魏末年关中万俟丑奴之乱时,他就随军征战;东西魏对峙,他在玉壁城打出了经典的防守之战;北周灭北齐,他献上平齐三策。50多年传奇戎马生涯,让这位老将成为军队的台柱级人物。相比之下,尉迟惇无疑太过稚嫩。
韦孝宽一路追击,当年八月,杀到邺城之下。
1927年4月2日中国历史大事件
1927年4月2日,南昌革命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为摧毁国民党右派把持的国民党江西省党部举行了起义。
南昌四二起义的胜利,大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,